肛周脓肿术后排便疼痛可通过温水坐浴、药物镇痛、饮食调整、伤口护理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与创面刺激、排便用力、局部感染、瘢痕形成等因素有关。
术后24小时后每日用40℃温水坐浴1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括约肌痉挛。坐浴后需用无菌纱布蘸干伤口,避免潮湿引发感染。
医生可能开具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双氯芬酸钠栓、利多卡因凝胶等药物。前两者为全身镇痛,后者为局部麻醉,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火龙果、燕麦、西蓝花等食物软化粪便。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刺激。
排便后使用医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外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若敷料污染需立即更换,保持引流条通畅避免脓液积聚。
术后2周内避免久坐或剧烈运动,出现发热、渗液增多等感染征象需及时复诊。疼痛持续加重可能提示切口裂开或深部感染,须由肛肠外科医生评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