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房有疙瘩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哺乳姿势、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哺乳期乳房疙瘩通常由乳汁淤积、乳腺导管堵塞、乳腺炎、乳腺囊肿等原因引起。
哺乳前后用温热毛巾敷在乳房上,配合轻柔按摩帮助疏通乳腺管,促进乳汁排出。注意避免用力挤压导致乳腺组织损伤。
采用摇篮式或橄榄球式等正确哺乳姿势,确保婴儿含接充分。每次哺乳后检查乳房是否排空,优先排空有硬块的乳房。
乳腺炎可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通常伴随发热、红肿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氨苄、阿莫西林、红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乳腺囊肿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通常表现为可移动的圆形肿块。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行穿刺抽吸或手术切除。
哺乳期间穿戴合适内衣避免压迫,发现持续疼痛或发热应及时就诊,禁止自行挤压或服用退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