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过期3个月的纯牛奶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或食物中毒,主要风险包括细菌滋生、毒素积累、消化系统刺激和过敏反应。过期牛奶中的致病微生物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严重时需就医。
牛奶过期后易滋生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建议立即停止饮用并观察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口服补液盐。
某些细菌代谢产生的毒素耐高温,煮沸也无法完全消除。若出现呕吐发热,家长需及时带孩子就医,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益生菌、解热镇痛药。
变质牛奶中的脂肪酸败产物会刺激胃肠黏膜,引发恶心腹胀。轻微症状可饮用温水缓解,严重时需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胰酶肠溶片保护胃肠。
蛋白质变性可能成为过敏原,导致皮疹或呼吸困难。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地塞米松、肾上腺素注射液。
饮用后2小时内可催吐减少吸收,24小时内密切观察体温及排泄物性状,出现血便或持续高热需急诊处理。日常储存牛奶应严格遵循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