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肌张力高的症状主要包括肢体僵硬、活动受限、姿势异常、反射亢进等,早期表现为被动活动阻力增大,进展期可能出现关节挛缩,严重者可影响运动发育。
婴儿四肢或躯干肌肉持续紧张,被动活动时阻力明显增大,可能由围产期缺氧或脑损伤引起。家长需定期进行抚触按摩,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巴氯芬片、盐酸替扎尼定片等缓解肌张力药物。
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如换尿布时双腿难以分开,常与先天性代谢异常相关。家长需帮助婴儿进行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必要时医生会开具丹曲林钠胶囊等骨骼肌松弛剂。
出现角弓反张、剪刀腿等特殊体位,多提示脑性瘫痪可能。家长应避免强行矫正姿势,需在康复师指导下使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支具矫正。
膝跳反射等生理反射过度活跃,可能伴随原始反射消失延迟,需警惕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医生可能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片控制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发育里程碑。
发现肌张力异常应及时至儿科或神经内科就诊,日常护理中家长应记录症状变化,避免过度刺激,喂养时选择易消化食物,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