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莓后皮肤瘙痒可能与接触性皮炎、植物毛刺刺激、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有关,可通过局部冷敷、外用抗组胺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及预防感染等方式缓解。
草莓叶茎表面的绒毛或农残可能刺激皮肤,引发红斑、丘疹伴瘙痒。建议用清水冲洗患处,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草莓植株细毛扎入皮肤会导致机械性瘙痒。需用胶带粘除残留毛刺,配合冷敷减轻炎症反应,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损。
对草莓植物蛋白过敏者可出现风团样皮疹。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反复发作者需做过敏原检测。
搔抓后可能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红肿渗液。需用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合并发热时及时就医。
接触植物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穿着长袖衣物防护,过敏体质者应避免直接接触草莓植株,持续瘙痒超过48小时需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