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肛门疼痛可能由便秘、肛裂、肠道感染、蛲虫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护理、药物治疗、驱虫治疗等方式缓解。
饮食中膳食纤维不足或饮水过少导致大便干硬,排便时刺激肛门。建议家长增加孩子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鼓励定时排便,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便秘或腹泻反复刺激导致肛管皮肤裂伤,表现为肛门灼痛伴便血。家长需保持孩子肛周清洁干燥,温水坐浴后涂抹红霉素软膏,严重时需就医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或利多卡因凝胶。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肠炎,可能伴随腹泻腹痛。可能与不洁饮食或病原体感染有关,需化验大便后使用蒙脱石散、布拉氏酵母菌散或头孢克肟颗粒,同时注意补液。
寄生虫夜间在肛周产卵引起瘙痒疼痛,家长需煮沸消毒内衣裤,集体生活儿童需同步服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咀嚼片或吡喹酮片,并修剪孩子指甲避免抓挠。
日常注意培养孩子良好排便习惯,避免久坐,选择宽松棉质内裤,若疼痛持续或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