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梅毒症状可分为一期硬下疳、二期梅毒疹、三期神经/心血管损害等阶段,早期表现为无痛性溃疡,进展期出现全身皮疹,晚期可累及多器官。
感染后2-4周出现硬下疳,多见于外阴、宫颈等部位,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溃疡,基底光滑呈肉红色,无疼痛感,伴局部淋巴结肿大。
感染后8-10周出现泛发性对称性梅毒疹,常见于手掌、足底,呈铜红色斑丘疹,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咽痛等流感样症状。
二期症状消退后进入无症状潜伏期,血清学检测仍呈阳性,具有传染性,可持续数年,部分患者可能终身不进展。
感染2年以上可出现树胶样肿、心血管梅毒或神经梅毒,表现为皮肤结节性溃疡、主动脉瘤、痴呆等不可逆损害。
出现可疑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及血清学检测,确诊后需规范使用青霉素治疗,性伴侣应同步筛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