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肾囊肿可通过定期监测、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多发性肾囊肿通常由遗传因素、肾小管发育异常、慢性炎症刺激、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囊肿较小且无症状时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囊肿大小变化。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撞击,减少囊肿破裂风险。
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高血压患者需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呋塞米等控制血压。
直径超过5厘米的囊肿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缓解压迫症状。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穿刺部位感染。
囊肿压迫输尿管或反复出血时需行腹腔镜囊肿去顶术,严重者可能需部分肾切除。手术适应证需由泌尿外科医生评估。
日常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