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度远视(屈光不正)通过规范干预多数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与矫正时机、干预方式、个体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
佩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是基础治疗手段,建议家长每3-6个月复查屈光度,及时调整镜片参数。高度远视儿童常伴随弱视,需同步进行遮盖治疗。
通过调节功能训练、双眼视功能重建等专业训练改善视力,家长需每日监督孩子完成训练课程,持续3-6个月可见效。
对于8岁以上且屈光度超过600度的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屈光性角膜手术或眼内镜植入术,需严格评估角膜条件及眼底状况。
可能与先天性眼球发育异常、遗传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疲劳等症状。需建立屈光档案,联合眼科医师、验光师、康复师多学科协作干预。
建议家长保证孩子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限制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定期监测眼轴发育情况,学龄期儿童建议每学期进行视力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