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小球肾炎多数情况下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严重程度与蛋白尿水平、肾功能损害及并发症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病理分期、治疗效果、基础疾病控制、并发症管理。
早期病变仅表现为基底膜增厚,中晚期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功能损伤程度随分期进展加重。
对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敏感的患者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能自发缓解,耐药者易进展至肾功能不全。
继发于肿瘤或自身免疫病者需优先控制原发病,原发病未控制会加速肾损伤。
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高凝状态时需干预,血栓形成或感染会显著增加病情风险。
建议定期监测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延缓进展,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