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主要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等。艾灸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力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生理功能。
艾灸的热力可深入肌表,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寒湿凝滞引起的关节疼痛、痛经等症状。适用于风寒湿痹、胃寒腹痛等证候。
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能疏通气血瘀滞,缓解因气滞血瘀导致的肿胀麻木。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后淤血不散等情况。
对阳气虚脱的急症如久泻、遗尿等有回阳救逆之效。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于虚寒型慢性腹泻或老年尿失禁。
艾灸百会、气海等穴位可提升下陷之气,改善脏器下垂症状。适用于轻度的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病症。
艾灸后需注意保暖避风,两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体质虚弱者单次灸治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孕妇及实热体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