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可通过钙剂补充、维生素D摄入、抗骨吸收药物、适度运动等方式治疗。骨质疏松通常由年龄增长、激素水平下降、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缺钙会导致骨量减少。碳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等钙剂可遵医嘱使用,日常可增加乳制品、豆制品摄入。
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吸收。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等药物可改善代谢,建议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食用海鱼、蛋黄等食物。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钙素能缓解骨痛。需警惕下颌骨坏死等副作用,严格遵医嘱用药。
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刺激骨形成。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建议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低强度锻炼。
日常需预防跌倒,居家安装扶手防滑垫,定期监测骨密度,合并疼痛或骨折时及时骨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