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高烧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羚羊角颗粒等药物。家长需注意避免自行用药,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同时保持宝宝水分摄入与物理降温。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8.5℃以上发热,需按体重计算剂量;布洛芬退热效果较强,但胃肠刺激较大;中成药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需辨证使用;羚羊角颗粒适合高热惊厥风险患儿。
家长需每4小时监测体温,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观察有无嗜睡、呕吐等伴随症状;记录发热时间与用药情况供医生参考。
母乳喂养宝宝可增加哺乳频次;已添加辅食者可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强迫进食加重胃肠负担。
体温持续超过24小时、出现抽搐或皮疹、拒绝进食饮水、精神萎靡等情况需立即就诊;血常规与CRP检查可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严重者需住院静脉补液治疗。
婴幼儿发热期间建议保持环境通风,穿着透气棉质衣物,体温38.5℃以下优先物理降温,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若反复发热超过3天需完善尿常规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