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洞红肿可通过消毒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就医处理等方式治疗。耳洞红肿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护理不当、体质差异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用酒精清洁耳洞周围,保持干燥。避免用手触摸伤口,睡觉时避免压迫耳部。红肿初期可通过冷敷缓解炎症。
细菌感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关,表现为局部发热疼痛。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
过敏反应可能与金属镍、铬等材质有关,伴随瘙痒皮疹。需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需短期服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
持续红肿流脓可能与脓肿形成有关,需由医生进行切开引流。反复感染者需做细菌培养,必要时静脉输注抗生素。对金属过敏者需更换钛合金或生物陶瓷材质耳钉。
打耳洞后三个月内避免游泳、泡温泉,饮食宜清淡少辛辣,发现耳垂变硬或瘢痕增生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