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儿存活时间差异较大,多数通过规范治疗可长期生存,实际生存期受抗病毒治疗时机、免疫抑制程度、机会性感染控制及营养支持等因素影响。
出生后6周内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建议家长尽早完成HIV-DNA检测,确诊后立即使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药物组合治疗。
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5%提示严重免疫缺陷。家长需定期监测免疫功能,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等机会性感染,必要时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
反复发生的严重细菌感染会缩短生存期。家长应注意体温监测,出现持续发热需及时就医,可选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抗感染药物。
生长发育迟缓会加重病情。建议家长选择高能量配方奶粉,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定期评估身高体重曲线。
母乳喂养的HIV阳性母亲必须严格进行药物阻断,婴幼儿应按计划接种灭活疫苗,避免接触生冷食物,每3个月复查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