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清水伴疼痛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外耳道湿疹等疾病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止痛药物、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
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双氧水轻柔清洁外耳道,避免用力掏耳导致损伤,保持耳道干燥可减少细菌滋生。
细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需完成全程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萘普生缓解症状,但需排除鼓膜穿孔等禁忌情况。
外伤或慢性感染导致的鼓膜穿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行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恢复听力功能。
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发作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