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湿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大便黏滞臭秽等,早期可能伴有腹胀,进展期可见发热口渴,严重时可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常见腹胀肠鸣,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舌苔黄腻,多因饮食不节或感受暑湿邪气引起,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生冷油腻。
出现明显腹痛伴里急后重,排泄物呈黄褐色黏液状,肛门有灼热感,可能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有关,需遵医嘱使用黄连素、葛根芩连片、香连丸等药物。
持续高热口渴,排便时肛门疼痛,严重者出现皮肤弹性差等脱水体征,需警惕溃疡性结肠炎等器质性疾病,应立即就医进行补液及抗感染治疗。
日常需保持饮食清淡,适量食用薏苡仁、马齿苋等清热利湿食材,出现持续症状超过24小时或伴血便时应及时就诊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