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出现小红点可能由生理性刺激、过敏反应、感染性皮肤病、血管性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皮肤护理、抗过敏治疗、抗感染治疗、专科诊疗等方式处理。
皮肤受到物理摩擦或蚊虫叮咬可能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红点。建议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一般可自行消退。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引发荨麻疹或湿疹,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瘙痒。需远离过敏原,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抗过敏药物。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起水痘、毛囊炎等疾病,通常伴随发热或脓疱。医生可能开具阿昔洛韦乳膏、莫匹罗星软膏、头孢克肟颗粒等抗感染药物,并需隔离治疗。
樱桃状血管瘤或紫癜可能与年龄增长、凝血功能异常有关,表现为压之不褪色的红点。需通过皮肤镜评估,必要时采用激光或冷冻治疗,并检查血小板功能。
日常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辛辣饮食,若红点持续增多或伴有破溃出血,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