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新长的痣多数属于良性色素痣,癌变概率较低,但需警惕不对称、边缘不规则、颜色不均、直径超过6毫米或短期内快速变化的痣。主要影响因素有紫外线暴露、遗传因素、免疫抑制状态、反复摩擦刺激。
长期日晒可能诱发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建议日常做好防晒,使用SPF30以上防晒霜,避免正午暴晒。若出现痣体发痒、渗液需及时就诊。
家族中有黑色素瘤病史者风险较高。建议定期皮肤镜检查,必要时可预防性切除高危部位的痣。
艾滋病或器官移植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痣细胞恶变风险增加。需每3个月监测皮肤变化,可遵医嘱使用干扰素凝胶辅助预防。
腰部、手掌等易摩擦部位的痣可能因长期刺激发生恶变。建议减少外力挤压,必要时手术切除。伴随溃疡、出血时需病理检查。
日常避免抓挠痣体,观察变化时可每月拍照记录,发现异常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行皮肤镜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