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鼓膜穿孔可通过抗生素滴耳液、鼓膜修补术、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等方式治疗。耳鼓膜穿孔通常由外伤、感染、气压伤、异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感染引起的鼓膜穿孔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控制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较大穿孔或长期不愈需行鼓室成形术或脂肪填塞术,手术可能与中耳炎反复发作、外伤未及时处理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洗浴时使用耳塞防止进水,避免游泳,潮湿环境易导致细菌滋生加重感染。
擤鼻时双鼻孔交替轻柔进行,过度用力可能导致咽鼓管压力变化影响穿孔愈合。
恢复期间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蛋白质促进黏膜修复,若出现眩晕或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