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早期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精神状态、合理用药等方式处理。发热可能由感染性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反应、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减少衣物覆盖促进散热。
家长需每15-20分钟给予少量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观察尿量判断补水是否充足,婴儿每日尿片应保持6-8片湿润。
家长需记录体温变化频率,监测是否出现嗜睡、抽搐、皮疹等伴随症状。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24小时以上应就医。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需遵医嘱使用,避免交替用药。蚕豆病患儿禁用含薄荷醇成分药物,6月龄以下婴儿用药前必须咨询医生。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可适量食用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并保证充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