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过敏可通过避免日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脱敏等方式治疗。紫外线过敏通常由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异常、光敏性物质接触等原因引起。
减少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选择UPF50+防晒衣及广谱防晒霜,阴天也需防护。物理遮挡比化学防晒更适合敏感肌。
急性期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灼热感,瘙痒明显时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渗出时用硼酸溶液湿敷。皮肤修复期建议使用含神经酰胺的医用敷料。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控制瘙痒,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硫酸羟氯喹适用于慢性光敏患者,需定期检查眼底。
窄谱UVB疗法可逐步提高皮肤耐受性,需在专业机构进行15-20次治疗。
日常建议选择长袖棉质衣物,避免食用光敏性蔬菜如芹菜,症状反复发作需排查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