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首页 >  健康问答 >  内科  >  消化内科  >  其它

肛肠疾病可以吃角鲨烯吗
病情描述:
肛肠疾病可以吃角鲨烯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刘正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2-06-18 20:05
    肛肠疾病可以吃角鲨烯。肛肠疾病多伴有感染症状,建议饮食清淡一些,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角鲨烯可以提高人体耐力,改善心功能,增强体质,具有抗癌、抗衰老、修复细胞等作用,对肛肠疾病的后期恢复是有好处的,可以适量吃的。
相关文章
肝癌“热缺血”下射频消融治疗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简称HCC)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6位;全球每年新患HCC人数为62.6万人,因HCC死亡者高达59.8万人,而新发HCC病例中约50%发生在中国。手术切除及肝移植被认为是HCC可能的治愈方法,但只有15%左右的患者能够最终受益。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
功能性便秘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组临床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在儿童便秘中,多数的病例属于功能性便秘,据Thowa大学和Heston大学医院儿科门诊统计,儿童便秘发生率为3%-8%,其中90%-95%是功能性便秘;本病在儿童中发病虽多,虽然在疾病早期容易治疗,但由于症状较轻,易被家属忽视,常常到了发病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就诊,这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严重便秘常合并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甚至便失禁。对于患儿的社会活动、心理发育和学习成绩都有较大的影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核苷类药物治疗能否使HBsAg消失
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HBVDNA复制,进而达到e抗原血清学转换,长期治疗则有可能发生HBsAg消失和/或血清学转换。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有<10%的患者发生HBsAg消失,核苷(酸)类药物治疗3~5年也有0%~10%的患者发生HBsAg消失。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有可能消失吗
乙肝病毒是一种特别“做衣服”的病毒。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病毒颗粒可高达10的13次方拷贝/毫升,其中完整的(成熟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仅占万分之一,只有少数是具有全基因的,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
什么是干扰素的“后续作用”
什么是干扰素的“后续作用”呢?科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干扰素停药后,一些在治疗期间未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病人还可能继续发生血清学转换,甚至有3%~5%的患者发生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真正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这就是干扰素的后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