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常积水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使用药物滴耳液、鼓膜穿刺术、鼓室置管术等方式治疗。耳中常积水通常由外耳道炎、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胆脂瘤等原因引起。
避免耳道进水,游泳或洗头时使用防水耳塞,用吹风机低温档保持耳道干燥,定期清理外耳道分泌物。
细菌性感染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真菌性感染可用克霉唑滴耳液,炎症明显时可使用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耳道瘙痒肿胀时可能伴有听力下降。
中耳积液超过3个月可考虑穿刺抽液,操作在门诊局麻下完成,术后需预防感染,可能伴有耳鸣和耳闷胀感。
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需手术置管,导管留置6-12个月自行脱落,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可能引起暂时性眩晕。
出现耳道流脓、听力骤降或持续头晕时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用力擤鼻和乘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