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膀胱训练、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改善。尿频通常由饮水量过多、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
减少咖啡、茶等利尿饮品摄入,避免睡前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
通过延迟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记录排尿日记,配合盆底肌锻炼增强膀胱控制能力。
膀胱过度活动症可遵医嘱使用索利那新、托特罗定、米拉贝隆等M受体拮抗剂;尿路感染需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
前列腺增生可能与雄激素水平异常、细胞增殖失衡有关,表现为夜尿增多、尿流变细,可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等药物;糖尿病尿频与血糖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有关,需控制血糖。
建议记录24小时排尿情况,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若伴随尿痛、血尿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或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