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次播放 时长01:20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皮肤科
58855阅读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皮肤科
52877阅读
A:
小儿病毒性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皮肤护理、退热镇痛、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治疗。小儿病毒性疱疹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家长需遵医嘱按时给药,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皮疹加重或胃肠道反应。 疱疹未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破溃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家长需为孩子修剪指甲,避免抓挠导致皮损扩散。 体温超过38.5℃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家长需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加重症状。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家长需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更换纯棉衣物减少摩擦。 患病期间建议选择流质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若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就医。1、抗病毒治疗
2、皮肤护理
3、退热镇痛
4、预防继发感染
Q: 病毒性疱疹什么原因引起的
A:
病毒性疱疹可能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免疫调节、预防传播等方式干预。 主要通过口腔分泌物传播,感染后可能引起口唇疱疹,表现为群集水疱伴灼痛。日常需避免共用餐具,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喷昔洛韦乳膏、泛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常导致生殖器疱疹,伴随瘙痒和溃疡。需保持会阴清洁,发作期可使用伐昔洛韦片、更昔洛韦注射液、膦甲酸钠凝胶进行抗病毒治疗。 初次感染引发水痘,病毒潜伏后复发可致带状疱疹,特征为沿神经分布的疼痛性皮疹。急性期需隔离处理,可选用溴夫定片、阿糖腺苷注射液、干扰素α2b喷雾剂控制病毒复制。 多通过唾液传播,可能诱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皮肤疱疹。需加强休息,严重时可采用更昔洛韦胶囊、西多福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药物治疗。 病毒性疱疹患者应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抓挠,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出现高热或大面积皮损需及时就医。1、单纯疱疹病毒1型
2、单纯疱疹病毒2型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4、EB病毒
A:
病毒性疱疹与单纯性疱疹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类型和临床表现,病毒性疱疹泛指由疱疹病毒科多种病毒引起的感染,单纯性疱疹特指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导致的特定病变。 病毒性疱疹包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等8种人类疱疹病毒亚型,单纯性疱疹仅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引起。 单纯性疱疹常见口唇或生殖器簇集水疱,病毒性疱疹可能表现为带状疱疹的条带状皮损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全身症状。 单纯性疱疹病毒潜伏于神经节易反复发作,其他疱疹病毒如带状疱疹复发率相对较低。 单纯疱疹病毒2型可能导致新生儿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遗留神经痛,EB病毒与某些肿瘤相关。 出现疱疹性皮损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原体,日常避免接触病灶渗出液,保持患处清洁干燥。1、病原体差异
2、症状表现
3、复发特点
4、并发症风险
A:
病毒性疱疹伴随灼烧感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镇痛、皮肤护理、免疫调节等方式缓解。病毒性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簇集性水疱伴神经痛。 阿昔洛韦能抑制病毒DNA复制,泛昔洛韦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昔洛韦对耐药毒株有效。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片剂、乳膏或注射剂型。 利多卡因凝胶可阻断神经传导,苯佐卡因软膏减轻表浅疼痛,普莫卡因喷雾适合大面积皮损。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生理盐水湿敷减少渗出,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愈合。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胸腺肽肠溶片增强细胞免疫,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调节Th1/Th2平衡,匹多莫德颗粒适用于反复发作者。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 发作期需避免接触婴幼儿及免疫缺陷人群,饮食宜清淡并补充维生素B族,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1、抗病毒治疗
2、局部镇痛
3、皮肤护理
4、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