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水疮(接触传染性脓疱疮、脓疱病、脓疱疮)

黄水疮

黄水疮概述

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又名脓疱病、接触传染性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本病以发生水疱、脓疱,易破溃结脓痂为特征,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大疱性和非大疱性脓疱疮两种类型。本病在世界各地区均有发病,但由于各地区地理位置不同及环境气候的差异,发病情况及致病菌亦有不同。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有利于本病的发生。
  • 发病部位在哪里?皮肤
  • 应该挂什么科?皮肤科、中医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水疱或大疱损害、脓疱、皮肤瘙痒、皮肤结痂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活检)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儿童人群;高温、高湿、低气压为诱发因素

相关问答

更多

王玉玮

Q: 小儿黄水疮用什么药好

A:

小儿黄水疮(脓疱疮)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1、外用抗生素

莫匹罗星软膏适用于细菌性皮肤感染,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使用前需清洁创面,避免接触眼睛。

2、抗菌药膏

夫西地酸乳膏对革兰阳性菌有强效,每日薄涂患处2-3次。家长需注意孩子可能出现局部灼热感等不良反应。

3、复合制剂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含多粘菌素和新霉素,适用于混合感染。家长应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停用。

4、口服抗生素

头孢克洛针对广泛皮损或发热患儿,需按体重调整剂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适用于耐药菌感染,用药期间监测胃肠道反应。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A、C促进修复。皮损扩散或发热需立即复诊。

王玉玮

Q: 小儿黄水疮能用碘伏清洗吗

A:

小儿黄水疮(脓疱疮)可使用稀释碘伏消毒清洗,但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处理措施主要有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扩散。

1、局部消毒:

家长需用0.5%碘伏溶液轻柔清洗创面,每日重复进行2-3次,避免用力擦拭导致皮损扩散。消毒后保持创面干燥。

2、外用抗生素:

建议家长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制剂,涂抹前需清洁双手并剪短指甲。

3、口服抗生素:

对于皮损范围较大或伴有发热的患儿,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口服药物,家长须严格按疗程给药。

4、预防感染:

家长需将患儿毛巾衣物单独煮沸消毒,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抓挠,托幼机构患儿应隔离至痂皮脱落。

患儿饮食应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创面愈合,避免海鲜等易致敏食物。皮损泛红加重或出现淋巴结肿大需立即复诊。

秦明珠

Q: 黄水疮是怎么引起的

A:

黄水疮可能由皮肤屏障受损、卫生习惯不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局部消毒护理、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治疗。

1、皮肤屏障受损

皮肤干燥或外伤导致屏障功能下降,易受细菌侵袭。建议保持皮肤湿润,使用凡士林等保湿剂修复屏障,避免搔抓。

2、卫生习惯不良

接触污染物或不洁物品后未及时清洁,增加感染风险。需加强洗手消毒,勤换衣物床单,保持环境清洁。

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可能与高温潮湿环境、免疫力低下有关,表现为脓疱和黄色结痂。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抗生素。

4、链球菌感染

常见于儿童群体,多因皮肤破溃后继发感染,伴随红肿疼痛。需口服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配合碘伏消毒患处。

患病期间应避免食用海鲜等发物,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若皮损扩散或发热需及时就医。

许光仓

Q: 黄水疮结痂开始掉痂是不是表示快好了

A:

黄水疮结痂开始脱落通常表示进入恢复期,病情好转。黄水疮的愈合过程可分为急性渗出期、结痂期、脱痂期三个阶段,脱痂后需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感染。

1、愈合阶段

脱痂是创面表皮再生的标志,新生上皮细胞已基本覆盖创面,此时应避免强行撕扯痂皮,防止遗留瘢痕。

2、感染风险

痂下若存在未完全清除的脓液或细菌,可能导致二次感染。家长需观察脱痂处有无红肿渗液,儿童患者应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

3、色素沉着

脱痂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与炎症后黑色素沉积有关,通常3-6个月可自行消退,期间需做好防晒。

4、完全愈合

表皮完全修复需2-4周,深部组织修复可能更久。若脱痂后出现持续渗液、发热等症状,需就医排除蜂窝织炎等并发症。

恢复期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促进皮肤修复。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