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瘫痪(麻痹)

瘫痪

瘫痪概述

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瘫痪是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所致,有关肌肉本身病变导致的肌无力将另外叙述。
  • 发病部位在哪里?神经
  • 应该挂什么科?神经内科、针灸按摩科、康复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单瘫、感觉障碍、肌张力降低、腱反射亢进、截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脑脊液检测、头部B超、头部MRI、头部CT、心电图、X线平片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李艳梅

Q: 如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A:

小儿脑性瘫痪可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器具等方式治疗。小儿脑性瘫痪通常由产前脑损伤、围产期缺氧、遗传因素、产后脑损伤等原因引起。

1、康复训练:

针对运动功能障碍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帮助改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2、药物治疗:

可使用巴氯芬缓解肌张力增高,苯海索控制不自主运动,肉毒毒素注射改善局部肌肉痉挛。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痉挛或畸形可考虑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等手术方式,改善肢体功能和姿势。

4、辅助器具:

根据患儿情况使用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等辅助设备,帮助维持正确姿势和改善移动能力。

家长需定期带患儿进行康复评估,坚持长期康复训练,注意营养均衡和心理支持,创造有利于患儿发展的家庭环境。

李艳梅

Q: 小儿脑性瘫痪征兆

A:

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征兆主要包括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反射异常和原始反射消失延迟。这些表现通常在婴儿期逐渐显现,需家长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评估。

1、肌张力异常

患儿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或低下,表现为肢体僵硬或过度松软。家长需注意换尿布时双腿难以分开或抱起时身体异常绵软,建议尽早就诊儿童康复科进行神经发育评估。

2、运动发育迟缓

3个月不能抬头、6个月不会翻身等里程碑延迟是重要信号。家长需定期记录孩子大运动发育情况,发现明显落后时应立即进行Gesell发育量表测评。

3、姿势反射异常

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持续存在或降落伞反射缺失提示异常。家长观察孩子坐位时是否总向一侧倾斜或保护性伸展动作缺失,需专业医师进行Vojta姿势反射检测。

4、原始反射延迟

握持反射、踏步反射等原始反射超过6个月未消退。家长发现孩子持续握拳不松或站立时交叉步态,应尽快完成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检查。

建议家长定期进行儿童保健随访,发现异常及时转诊至三甲医院儿科神经专科,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孕期做好产检、避免早产缺氧等高危因素至关重要。

李艳梅

Q: 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A:

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反射障碍以及伴随症状如智力障碍或癫痫发作。

1、运动迟缓

患儿抬头、翻身、坐立等里程碑动作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严重者可丧失自主运动能力。家长需定期记录发育进度,及时进行康复训练。

2、肌张力异常

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痉挛型)或降低(弛缓型),部分患儿出现不自主扭动(手足徐动型)。家长需配合物理治疗师进行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3、姿势异常

出现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角弓反张等异常姿势,影响平衡与协调功能。建议家长通过体位摆放和矫形器使用改善姿势控制。

4、伴随症状

约半数患儿合并智力障碍、言语障碍或视觉听觉异常,部分伴有癫痫发作。家长需定期进行多学科评估,早期开展认知语言干预。

建议家长建立规律康复计划,结合营养支持与心理疏导,避免继发肌肉挛缩和关节畸形,必要时在神经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手术干预。

袁俊丽

Q: 软腭瘫痪治疗的多少钱

A:

软腭瘫痪治疗一般需要5000元到30000元,实际费用受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医院级别、康复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情程度:

轻度功能障碍仅需语言训练,费用约5000-10000元;合并吞咽困难或误吸需综合治疗,费用可能超过20000元。

2、治疗方式:

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物理治疗单次约200-500元;腭咽成形术等手术治疗费用约15000-30000元,包含术前检查和麻醉费用。

3、医院等级:

三级医院手术费用比二级医院高30%-50%;康复专科医院的语言训练课程通常按疗程收费。

4、康复周期:

术后需3-6个月言语康复训练,每周2-3次,每次费用约200-400元;长期使用营养补充剂会增加额外支出。

建议携带详细检查报告至三甲医院耳鼻喉科或康复科就诊,医保可报销部分治疗费用,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总体支出。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