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禽流感流行期间需注意避免接触活禽、加强个人防护、保持环境卫生、及时就医和科学饮食。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禽类或其分泌物传播,严重时可导致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1、避免接触活禽
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活禽或其粪便、羽毛等传播,流行期间应避免前往活禽市场或养殖场,不购买、宰杀或食用来源不明的禽类。处理冷冻禽肉时需佩戴手套,烹饪前彻底清洗双手和食材。若家中饲养禽类,需定期消毒笼舍并观察禽只健康状况。
2、加强个人防护
外出佩戴口罩可减少飞沫传播风险,尤其在人群密集场所或医疗机构。勤洗手是预防感染的关键,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鼻、口等黏膜部位。
3、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禽类粪便需用漂白粉消毒后处理,避免直接清扫造成扬尘。垃圾应密封丢弃,防止污染环境。饲养禽类的场所需与其他生活区域严格分隔。
4、及时就医
若出现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且近期有禽类接触史,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暴露史。早期使用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病毒药物可降低重症风险。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或解热镇痛药掩盖病情,确诊患者需隔离治疗至症状完全消失。
5、科学饮食
禽肉和蛋类需彻底煮熟至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避免食用溏心蛋或带血丝的肉类。生熟食材分开存放和处理,案板、刀具需分类使用。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的鱼类、豆制品,帮助维持免疫力。不饮用未经巴氏消毒的禽类相关制品。
禽流感流行期间需持续关注疫情动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防控措施。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出现可疑症状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饲养禽类的从业人员应接种人用禽流感疫苗,并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需严格遵循防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