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多数情况下肛肠息肉可以手术切除,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及症状决定,主要考虑因素有息肉直径、病理活检结果、出血风险及患者基础疾病。
1、息肉直径
直径超过10毫米的息肉通常建议手术切除,可能与局部刺激或癌变风险升高有关,表现为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地奥司明片、云南白药胶囊缓解症状。
2、病理活检
腺瘤性息肉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手术干预,可能与基因突变相关,常见里急后重感。治疗需结合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或电凝术,术后可选用康复新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恢复。
3、出血风险
反复出血的息肉即使较小也建议切除,通常由血管增生或表面糜烂导致。术前可使用凝血酶冻干粉、氨甲环酸片控制出血,术后需配合高纤维饮食。
4、基础疾病
合并炎症性肠病或家族性息肉病时手术指征放宽,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需结合病变范围选择内镜下切除或肠段切除术,术后定期随访监测复发。
术后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排便通畅,定期进行肠镜复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