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化学性眼外伤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部15-30分钟,并尽快就医。化学性眼外伤的处理方式主要有持续冲洗、中和剂使用、抗生素滴眼液、角膜修复治疗、疼痛管理。
1、持续冲洗
发生化学性眼外伤后,第一时间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伤眼,冲洗时翻开眼睑确保结膜囊充分暴露。碱性物质损伤需延长冲洗时间至30分钟以上,酸性物质至少冲洗15分钟。冲洗方向应从内眦向外眦,避免污染健眼。若现场无专业冲洗设备,可用瓶装水或自来水替代,但不可延误冲洗时机。
2、中和剂使用
就医后医生可能根据化学物质性质选择中和剂,如3%硼酸溶液中和碱性损伤,2%碳酸氢钠溶液中和酸性损伤。但中和剂须在彻底冲洗后使用,过早应用可能产热加重损伤。中和剂浓度需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高浓度中和剂会导致二次化学烧伤。
3、抗生素滴眼液
医生常开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加替沙星眼用凝胶等预防感染。化学伤后角膜上皮缺损易继发细菌性角膜炎,需规律滴用抗生素。严重损伤可能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控制炎症,但需警惕激素延缓上皮愈合的风险。
4、角膜修复治疗
中重度损伤需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角膜上皮再生,严重角膜融解病例可能需羊膜覆盖术或角膜移植。医生会通过荧光素染色评估角膜缺损范围,每日观察上皮愈合情况。维生素C注射液结膜下注射可用于碱性烧伤抑制胶原酶活性。
5、疼痛管理
剧痛患者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缓解症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辅助镇痛。避免揉眼导致二次损伤,佩戴眼罩保护患眼。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患者恐惧情绪,严重疼痛需排除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化学性眼外伤后需定期复查眼压及角膜情况,避免强光刺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应增加维生素A、C及优质蛋白摄入,如胡萝卜、西蓝花、鱼类等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禁止游泳及长时间用眼,按医嘱使用人工泪液防止干眼。接触化学品时应佩戴防护面罩,工作场所需配备紧急冲淋装置。若出现视力下降、眼红加重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