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肺心病是由慢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发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常见病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
1、病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肺心病最常见病因,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肺动脉收缩,最终形成肺动脉高压。治疗需控制感染、氧疗及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沙丁胺醇等。
2、症状:
早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乏力,进展期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终末期可发生右心衰竭。需使用利尿剂呋塞米、强心药地高辛等改善心功能。
3、诊断:
通过血气分析、胸部CT、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重点评估肺动脉压力和右心室功能。急性加重期需住院监测,稳定期可门诊随访。
4、防治:
控制原发肺部疾病是关键,戒烟、家庭氧疗、呼吸康复训练可延缓病情进展。疫苗接种和营养支持有助于预防急性加重。
肺心病患者需长期规范治疗,保持低盐饮食并适度运动,定期复查心肺功能,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