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可通过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原发病控制和环境支持等方式治疗。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通常由代谢紊乱、药物副作用、器官功能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原因引起。
1、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支持性心理治疗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必要时可联合家庭治疗改善社会功能。
2、药物治疗:
针对精神症状可使用奥氮平控制幻觉妄想,舍曲林改善抑郁情绪,劳拉西泮缓解急性焦虑发作。需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3、原发病控制:
积极治疗糖尿病、肝性脑病等原发躯体疾病,纠正电解质紊乱和营养失衡,必要时进行透析或器官移植等专科治疗。
4、环境支持:
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感官刺激,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家属需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安全看护。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活动,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变化,出现意识障碍或自杀倾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