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小儿狂犬病潜伏期通常无明显症状,早期可能表现为低热、头痛、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进展期出现恐水、怕风、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终末期可发生瘫痪、昏迷。
1、早期表现
潜伏期平均1-3个月,早期症状类似感冒,可能出现低热、食欲减退、恶心等非特异性表现,家长需注意孩子有无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史。
2、前驱期症状
发病初期2-4天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咽痛等,伤口周围可能出现瘙痒、刺痛或麻木感,建议家长立即带孩子就医。
3、兴奋期症状
典型表现为恐水、怕风、吞咽困难、流涎等,可能伴有躁动、幻觉等精神症状,此时疾病已进入临床发作期。
4、麻痹期症状
终末期表现为肌肉松弛、反射消失、昏迷等,多数患者在3-7天内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家长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尽快带孩子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日常需避免孩子接触流浪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