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骨膜炎是骨膜组织的炎症反应,常见于胫骨、腓骨等部位,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可能由运动损伤、感染、慢性劳损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骨膜反复牵拉损伤,引发无菌性炎症。建议减少运动强度,局部冰敷缓解症状,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或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
2、慢性劳损
长期重复性动作或过度负荷会造成骨膜微损伤,常见于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需调整活动方式,配合热敷和肌肉拉伸,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3、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经血行或伤口直接侵入骨膜,多伴随发热和红肿。需进行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呋辛、克林霉素或左氧氟沙星,严重者需手术引流。
4、免疫异常
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病可能累及骨膜,表现为晨僵和对称性疼痛。需控制原发病,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或阿达木单抗。
日常应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缓冲性好的运动鞋,均衡补充钙和维生素D。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发热,应及时就医排除骨髓炎等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