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毛囊炎(大珠疮、发际疮、蝼蛄疖、羊胡子疮)

毛囊炎

毛囊炎概述

毛囊炎(folliculitis)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红色毛囊丘疹,为毛囊部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祖国医学对毛囊炎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皮肤
  • 应该挂什么科?皮肤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化脓结痂、出血性丘疹、皮肤瘙痒、皮肤痛 、脓性分泌物 、丘疹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多见于青年人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毕新岭

Q: 毛囊炎症状有哪些

A:

毛囊炎的症状主要包括红肿丘疹、脓疱形成、疼痛瘙痒以及局部脱发。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毛囊口发红到进展期化脓,严重时可导致瘢痕性脱发。

1、红肿丘疹

毛囊炎初期表现为毛囊周围出现红色丘疹,触摸有坚实感,多由细菌感染或毛发内生刺激引起。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助于缓解症状。

2、脓疱形成

病情进展时丘疹顶部形成黄白色脓疱,可能伴随压痛,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避免挤压后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

3、疼痛瘙痒

炎症反应会导致患处灼热疼痛或瘙痒不适,真菌性毛囊炎瘙痒更为明显。穿着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必要时使用酮康唑乳膏抗真菌治疗。

4、局部脱发

深部毛囊炎破坏毛囊干细胞可能导致永久性脱发,常见于须疮或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早期系统使用多西环素等药物可降低毛囊损伤风险。

日常需避免剃刮感染区域,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控制,反复发作需排查免疫缺陷等潜在病因。

毕新岭

Q: 头皮毛囊炎怎么治

A:

头皮毛囊炎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动力治疗等方式治疗。头皮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油脂分泌过多、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每日使用温和抗菌洗发水清洗头皮,避免抓挠患处。细菌性毛囊炎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红色丘疹或脓疱。

2、外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酮康唑洗剂等药物。真菌性毛囊炎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有关,常伴瘙痒和鳞屑。

3、口服药物

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氨苄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盐酸多西环素片等。反复发作可能与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相关。

4、光动力治疗

顽固性病例可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抑制微生物繁殖并促进炎症消退。该治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选择透气性好的梳子减少头皮摩擦。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应及时就医。

何学酉

Q: 阴囊毛囊炎症状

A:

阴囊毛囊炎主要表现为毛囊周围红肿、疼痛性丘疹或脓疱,严重时可形成疖肿,症状发展可分为早期局部发红瘙痒、进展期化脓疼痛、慢性期反复发作三个阶段。

1、早期表现

初期表现为阴囊皮肤单个或多个毛囊口发红,伴随轻微瘙痒或灼热感,触摸有硬结,此时毛囊尚未化脓。

2、进展期症状

炎症加重后形成红色疼痛性丘疹,顶端出现黄白色脓头,可能伴随局部肿胀、压痛,严重者多个毛囊融合成疖肿。

3、终末期变化

未经治疗的严重感染可导致脓肿破溃流脓,愈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部分患者会转为慢性反复发作。

日常需注意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者应及时就医。

何学酉

Q: 男人阴部毛囊炎怎么治疗?

A:

阴囊毛囊炎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光动力治疗等方式治疗。阴囊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毛囊堵塞、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和汗液积聚。

2、外用抗生素药膏

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外用药物可抑制细菌繁殖。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遵医嘱每日涂抹1-2次。

3、口服抗生素

头孢氨苄胶囊、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片等口服抗生素适用于范围较大的感染。需完整服用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4、光动力治疗

顽固性毛囊炎可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通过光敏反应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治疗期间需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暂停使用剃刀刮除阴毛。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疖病或痈等严重感染。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