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乳腺癌(乳癌、乳腺恶性肿瘤)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乳房
  • 应该挂什么科?普通外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核医学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乳房红肿、乳头溢液、乳房肿块、乳房湿疹、乳头内陷、乳腺胀痛、乳房热痛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乳房B超、X线平片、核磁共振(MRI)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多见于45-55岁女性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崔方博

Q: 什么是妊娠期乳腺癌

A:

妊娠期乳腺癌是指妊娠期间或产后一年内确诊的乳腺癌,属于特殊生理时期的恶性肿瘤,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基因突变、乳腺组织增生、免疫抑制等因素引起。

1、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可能刺激乳腺细胞异常增殖。建议定期乳腺超声检查,必要时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2、基因突变

BRCA1/2等基因突变携带者风险增加。可通过基因检测筛查高危人群,确诊后需综合评估胎儿安全性制定治疗方案。

3、乳腺组织增生

妊娠期乳腺导管和腺泡增生可能掩盖早期病变。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或乳头溢液,需通过乳腺MRI提高检出率。

4、免疫抑制

妊娠期母体免疫耐受状态可能降低肿瘤监视功能。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治疗需多学科协作平衡母婴安全。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避免高雌激素食物,治疗期间严格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分娩后需持续随访。

崔方博

Q: 乳腺癌治愈率是不是很高呀?

A:

乳腺癌治愈率相对较高,多数早期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影响治愈率的因素主要有肿瘤分期、分子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及个体差异。

1. 肿瘤分期:

早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生存率显著降低。规范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2. 分子分型:

激素受体阳性型预后较好,HER2阳性型需靶向治疗,三阴性型复发风险较高。精准分型指导个体化治疗。

3. 治疗方案:

手术联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的综合方案可提高治愈率。保乳手术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4. 个体差异:

年龄、基础疾病、治疗耐受性等因素影响疗效。年轻患者需关注卵巢功能保护。

建议40岁以上女性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保持健康体重,限制酒精摄入,发现乳房异常及时就诊。

王子函

Q: 乳腺癌癌前病变是什么

A:

乳腺癌癌前病变主要包括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瘤等,属于乳腺组织异常增生但尚未突破基底膜的阶段,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1、导管不典型增生

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伴结构紊乱,可能与激素水平失衡有关,表现为乳腺影像学检查中的微钙化灶,需定期随访或手术切除。

2、小叶原位瘤

终末导管小叶单位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但未浸润,通常无肿块触及,通过穿刺活检发现,建议每6个月进行乳腺超声联合钼靶检查监测。

3、放射状瘢痕

乳腺间质纤维化伴导管扭曲变形,影像学呈现星状病灶,易误诊为恶性肿瘤,需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术后需每年复查。

4、乳头状瘤病

多发乳头状结构生长于扩张导管内,可能伴随血性乳头溢液,通过乳管镜或区段切除明确性质,存在恶变倾向需密切随访。

发现癌前病变应限制酒精摄入,保持规律运动,遵医嘱进行内分泌治疗或预防性手术,并建立个体化随访方案。

王子函

Q: 乳腺癌早期的症状表现

A:

乳腺癌早期症状可能表现为无痛性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

1、无痛性肿块

乳房出现单发、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可能与乳腺导管上皮异常增生有关,建议通过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确诊。

2、乳头溢液

非哺乳期出现血性或浆液性乳头溢液,可能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相关,需进行乳管镜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3、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出现凹陷或橘皮样外观,通常提示肿瘤侵犯Cooper韧带,需结合影像学评估肿瘤浸润范围。

4、淋巴结肿大

同侧腋窝淋巴结质地坚硬、活动度差时,需通过穿刺活检明确是否发生癌细胞转移。

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专项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日常避免高脂饮食并保持规律运动。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