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88次播放 时长03:06
王雪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25166阅读
马莉 宁波市第二人民医院 肝病科
25997阅读
A: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一般需要住院5-7天,实际时间受到黄疸严重程度、溶血原因、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胆红素水平越高,光照治疗或换血治疗所需时间越长,轻度黄疸可能3-5天即可出院。 ABO血型不合溶血通常病程较短,Rh血型不合溶血需更长时间治疗,可能延长至7-10天。 对光照治疗反应良好的患儿恢复较快,若需多次换血治疗则会延长住院时间。 是否合并胆红素脑病、贫血等并发症,并发症会显著延长住院时间和治疗周期。 住院期间需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出院后家长要遵医嘱复查,观察皮肤黄染变化及喂养情况。1、黄疸严重程度:
2、溶血原因:
3、治疗效果:
4、并发症情况:
A: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危害主要包括胆红素脑病、贫血、肝脾肿大、核黄疸等,严重时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高胆红素血症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低及抽搐,需立即进行光疗或换血治疗。 溶血导致红细胞大量减少,可能引发面色苍白、喂养困难等贫血症状,需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决定是否输血。 溶血使肝脏处理胆红素负荷增加,可能伴随肝脾肿大,需监测肝功能并给予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 胆红素沉积于脑基底核可能导致不可逆神经系统损伤,表现为角弓反张和听力丧失,需紧急采取换血疗法。 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程度及精神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就医,母乳喂养者可按医嘱暂停母乳配合治疗。1、胆红素脑病
2、贫血
3、肝脾肿大
4、核黄疸
A: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患者可适量食用西蓝花、胡萝卜、燕麦等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茵栀黄颗粒、苯巴比妥片、腺苷蛋氨酸肠溶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调整饮食结构。 西蓝花富含萝卜硫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肝脏解毒功能。其含有的膳食纤维可帮助肠道蠕动,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适合作为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患者的日常蔬菜选择。需注意焯水后食用以避免胃肠不适。 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辅助修复肝细胞膜。含有的果胶成分能与胆汁酸结合,促进胆红素代谢。建议蒸煮软化后食用,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 燕麦所含的β-葡聚糖可调节胆固醇代谢,减轻肝脏负担。其低升糖指数特性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避免糖代谢异常加重黄疸。可选用原片燕麦煮粥,避免即食燕麦中添加糖分。 苹果含有的苹果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肝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果胶成分可吸附肠道内胆红素,减少重吸收。建议去皮食用,避免果蜡残留,每日1-2个为宜。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含有的植物蛋白易于消化吸收。煮汤饮用可促进胆汁排泄,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应少量食用,避免引起腹胀腹泻。 适用于胆汁淤积型黄疸,能促进胆汁分泌和胆红素排泄。该药可改善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皮肤黄染,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禁用于胆道完全梗阻患者。 中成药含茵陈、栀子等成分,具有利胆退黄作用。可用于新生儿黄疸及轻度先天性黄疸的辅助治疗,服药后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需观察电解质平衡。 通过诱导肝酶活性加速胆红素代谢,尤其对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有效。需注意该药可能引起嗜睡等中枢抑制反应,长期使用需监测血药浓度。 参与肝脏转甲基化反应,改善胆汁淤积症状。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继发黄疸有较好效果,常见不良反应为胃部不适,建议餐后服用。 具有抗炎保肝作用,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适用于伴有肝损伤的黄疸患者,使用时需监测血压和血钾,高血压患者慎用。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每日保证充足水分。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新陈代谢,但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胆红素等指标,出现皮肤黄染加重、食欲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哺乳期婴儿患者应按需喂养,增加排便次数以促进胆红素排泄。一、食物
1. 西蓝花
2. 胡萝卜
3. 燕麦
4. 苹果
5. 绿豆
二、药物
1. 熊去氧胆酸片
2. 茵栀黄颗粒
3. 苯巴比妥片
4. 腺苷蛋氨酸肠溶片
5. 复方甘草酸苷片
Q: 孩子溶血性黄疸严不严重
A: 家长最好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具体严重情况要根据检查结果再定。这样的疾病,患儿需要积极的对症治疗,可以通过输血,抗溶血等方法进行治疗,只要治愈之后,会没有太大影响。适当的进行一些活动锻炼,注意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