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概述

嗜铬细胞瘤是由嗜铬细胞所形成的肿瘤,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自颈动脉体至盆腔的任何部位。可导致血压异常(常表现为高血压)与代谢紊乱症候群,某些患者可因长期高血压致严重的心、脑、肾损害或因突发严重高血压而导致危象,危及生命,但如能及时、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又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
  • 发病部位在哪里?腰骶部
  • 应该挂什么科?肾内科、泌尿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头晕、心动过速、胸闷、头痛、血压高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尿液检测、肾上腺MRI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20~50岁人群多见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周先明

Q: 膀胱嗜铬细胞瘤症状

A:

膀胱嗜铬细胞瘤症状包括排尿时血压升高、头痛、心悸、血尿等,严重时可出现高血压危象。症状发展通常从间歇性发作逐渐进展为持续性表现。

1、早期表现

排尿时突发血压骤升伴头痛,症状在排尿后自行缓解,可能伴随面色苍白或潮红。

2、进展期症状

出现持续性高血压及阵发性加重,心悸、出汗明显,尿液中可检测到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升高。

3、终末期表现

肿瘤增大导致血尿、排尿困难,严重者发生高血压脑病或心肾功能损害,需紧急医疗干预。

确诊需通过24小时尿儿茶酚胺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日常应避免憋尿和剧烈运动,发现症状及时就诊泌尿外科。

陈保春

Q: 膀胱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

A: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四个方面。

1、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排尿时突发高血压、头痛、心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尿或排尿后血压骤降,症状发作具有阵发性特点。

2、实验室检查:

需检测24小时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如香草扁桃酸),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升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3、影像学检查:

首选膀胱增强CT或MRI检查,可显示膀胱壁富血供肿瘤,间碘苄胍显像对异位嗜铬细胞瘤有特异性诊断意义。

4、病理学检查:

术后病理可见嗜铬细胞特征性巢状排列,免疫组化显示嗜铬粒蛋白A、突触素阳性表达是确诊金标准。

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术前完善α受体阻滞剂准备可有效预防术中高血压危象,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

李青

Q: 膀胱嗜铬细胞瘤严重吗

A:

膀胱嗜铬细胞瘤属于罕见但可能严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多数为良性但存在恶性风险,其严重程度与肿瘤性质、激素分泌水平及并发症相关。

1、良性肿瘤:

约90%膀胱嗜铬细胞瘤为良性,表现为间歇性高血压、排尿时头痛,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需终身随访监测复发。

2、恶性肿瘤:

10%病例可能恶变,表现为持续高血压、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需结合放化疗及靶向治疗。

3、高血压危象:

肿瘤分泌过量儿茶酚胺可导致致命性高血压危象,表现为剧烈头痛、心律失常,需紧急降压治疗并限期手术。

4、多系统损害:

长期未治疗可引发心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多学科联合干预控制靶器官损伤。

确诊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摄入酪胺类食物,定期监测血压及儿茶酚胺代谢物,恶性病例需每3个月复查影像学。

周先明

Q: 膀胱嗜铬细胞瘤切除后会复发吗

A:

膀胱嗜铬细胞瘤切除后存在一定复发概率,复发风险与肿瘤性质、手术完整切除程度、术后随访管理等因素相关。

1、肿瘤性质:

良性肿瘤复发概率较低,恶性肿瘤或具有侵袭性特征的肿瘤复发风险显著增加。术后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

2、切除完整性:

手术中肿瘤是否完全切除直接影响复发率。肿瘤残留或术中破裂可能导致局部复发或转移,需结合术中情况评估。

3、术后监测:

定期进行尿液儿茶酚胺代谢物检测、影像学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建议术后第一年每3-6个月复查,之后根据情况调整频率。

4、遗传因素:

合并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等遗传综合征患者复发风险更高,需进行基因检测并加强终身随访。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高血压的因素,遵医嘱定期复查,出现头痛、心悸等症状及时就医。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