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休克(新生儿休克)

新生儿休克

新生儿休克概述

新生儿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微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新生儿休克与年长儿相比有些特殊性,特点是病因更为复杂,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不明显,诊断困难,等到血压下降、症状明显时,病情常不可逆转,病死率高。因而了解新生儿休克的特点,早期诊断显得极为重要。
  • 发病部位在哪里?全身
  • 应该挂什么科?儿科、新生儿科、小儿心内科、小儿急诊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急促、昏迷、肌张力降低、颅内出血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心电图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新生儿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张文同

Q: 新生儿休克如何分期

A:

新生儿休克可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和不可逆期三个阶段,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需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综合评估。

1、代偿期

机体通过增加心率和外周血管收缩维持血压,表现为四肢发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尿量轻度减少,此时血压可能正常或轻度下降。

2、失代偿期

代偿机制失代偿后出现血压明显下降,表现为皮肤花纹、意识改变、少尿或无尿,可能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和乳酸升高。

3、不可逆期

多器官功能衰竭阶段,出现顽固性低血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即使积极治疗预后仍较差。

新生儿休克需立即就医,治疗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原发病处理,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送医避免延误病情。

张文同

Q: 新生儿休克如何抢救

A:

新生儿休克需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病因治疗等措施。抢救关键在于快速识别休克类型并针对病因干预,常见原因包括围产期窒息、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失血性休克等。

1、心肺复苏

对无自主呼吸或心率低于60次/分的新生儿,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使用新生儿专用气囊面罩或气管插管,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

2、液体复苏

首选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10-20ml/kg在5-10分钟内快速输注,必要时重复。失血性休克需输注同型血制品,严格监测血压和尿量。

3、药物应用

多巴胺5-20μg/kg/min维持灌注,肾上腺素0.01-0.03mg/kg用于心源性休克。同时纠正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4、病因处理

感染性休克需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如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气胸需穿刺减压,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心病需前列腺素E1维持导管开放。

抢救过程中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正常体温,休克稳定后转入NICU进一步治疗。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提供详细产史和病情变化信息。

许瑞英

Q: 新生儿休克的处理方法

A: 宝宝休克的原因是很多的,建议看一下有没有给宝宝使用药物导致的过敏性休克或者是宝宝存在比较严重的腹泻拉肚子而存在低血容量休克,或者是由于宝宝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而导致的休克了。如果出现休克的话建议首先的一点是要对症进行治疗,同时积极寻找原发病进行治疗的。

杨铭

Q: 新生儿休克如何分期

A: 新生儿休克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不及时抢救会导致孩子死亡。新生儿休克分期的评定指标主要包括肤色、肤温、CRT、股动脉搏动及血压,可根据以上指标将休克分为轻、中、重度三种程度,分别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神经源性休克。一般而言,新生儿休克中,低血容量性休克较为常见,多由孕妇存在贫血或生产时大出血导致。此外,感染性休克多由于出生前母体宫内感染,出生后即可导致新生儿出现休克。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