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耳炎(耳疳、耳脓、中耳发炎)

中耳炎

中耳炎概述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 发病部位在哪里?
  • 应该挂什么科?耳鼻喉科、中医内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听力下降、耳闷、耳道流脓 、耳鸣、耳痛、发热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耳鼻咽喉CT、耳鼻喉科检查、耳镜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儿童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鲁茂松

Q: 青霉素能治疗中耳炎吗

A:

青霉素可以治疗部分由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中耳炎的治疗药物选择需根据病原体类型、患者过敏史等因素决定,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青霉素适用性

青霉素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有效,临床常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青霉素类衍生物。

2、头孢类替代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等二代头孢菌素,这类药物对产β-内酰胺酶菌株覆盖更广。

3、大环内酯类

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时可选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这类药物对非典型病原体有独特抗菌活性。

4、耐药菌处理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可能需使用高剂量阿莫西林或更换为喹诺酮类抗生素。

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治疗期间避免耳道进水并保持鼻腔通畅。

王利一

Q: 感冒发烧为什么引起中耳炎

A:

感冒发烧引起中耳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细菌继发感染、儿童解剖结构特殊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鼻腔减压、鼓膜穿刺、对症退热等方式干预。

1. 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病毒侵袭鼻咽部黏膜导致炎症水肿,可能蔓延至咽鼓管开口。建议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缓解症状。

2. 咽鼓管阻塞

鼻咽部肿胀压迫咽鼓管导致中耳通气障碍,积液继发感染。可通过咀嚼动作促进引流,必要时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改善通气。

3. 细菌继发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常伴随耳痛和听力下降。需进行耳镜检查确诊,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抗感染。

4. 儿童易感因素

儿童咽鼓管短平直,病原体更易侵入。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抓耳动作,避免用力擤鼻,及时就医排查化脓性中耳炎。

感冒期间应多饮水保持体液平衡,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变化活动,出现耳闷胀感应尽早就医评估鼓室情况。

王利一

Q: 中耳炎积液怎么按摩

A:

中耳炎积液可通过鼓膜按摩、耳周穴位按压、咽鼓管自行吹张法、热敷促进循环等方式缓解。按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用力过度损伤耳部结构。

1、鼓膜按摩

轻压耳屏后快速松开,通过气压变化促进积液排出。操作前需确认无鼓膜穿孔,每日重复数次,家长需帮助儿童控制力度。

2、耳周穴位

按压听宫、翳风等穴位,每次持续数秒。该方式可缓解耳闷胀感,但无法消除感染,需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

3、咽鼓管吹张

捏鼻鼓气帮助打开咽鼓管,适用于年长儿童及成人。操作不当可能引发鼻腔感染,急性炎症期禁用。

4、热敷促循环

温毛巾敷耳周可减轻不适,温度不超过40℃。若积液超过3个月未消或伴听力下降,需考虑鼓膜穿刺等医疗干预。

按摩仅作为辅助手段,中耳炎积液多与细菌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液。

王利一

Q: 怎么判断宝宝得了中耳炎

A:

宝宝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痛、哭闹不安、抓耳、发热等症状,可通过观察行为异常、体温变化、耳道分泌物及听力反应初步判断。

1、行为异常

患儿可能频繁摇头、抓挠耳朵或拒绝平躺,哺乳时哭闹加剧。家长需注意避免宝宝抓伤耳部,可轻柔按摩耳周缓解不适。

2、体温升高

急性中耳炎常伴随38℃以上发热。家长需定时监测体温,采用物理降温,若持续高热应就医。

3、耳道检查

观察外耳道是否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耳屏压痛阳性提示感染。家长不可自行掏挖耳道,需用干净棉签清理外耳廓。

4、听力反应

对呼唤反应迟钝或电视音量调大需警惕。家长可测试宝宝对轻声摇铃的反应,单侧中耳炎可能出现头偏向健侧。

发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避免游泳、呛奶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