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52次播放 时长02:02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呼吸内科
58252阅读
Q: 淋巴结核会变肺结核吗
A:
淋巴结核通常不会直接转变为肺结核,但两者均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发生或存在病灶扩散风险。淋巴结核与肺结核的关联主要涉及感染途径、免疫状态、病灶位置、治疗情况等因素。 淋巴结核多通过淋巴系统播散,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两者感染途径不同,但病原体相同,免疫力低下时可能发生血行播散。 艾滋病、糖尿病等免疫缺陷患者更易出现多系统结核感染。需定期监测肺部症状,完善胸部影像学检查。 纵隔淋巴结核可能侵袭支气管导致肺内播散。此类情况需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规范治疗。 未规范治疗的淋巴结核可能引起全身播散。建议全程督导化疗,定期复查痰培养及胸部CT评估病情。 确诊淋巴结核后应进行胸部影像学筛查,日常注意佩戴口罩、加强营养摄入,出现咳嗽咳痰超过两周需及时复查。1. 感染途径差异
2. 免疫状态影响
3. 解剖位置特性
4. 治疗依从性
Q: 腋下淋巴结核的症状
A:
腋下淋巴结核的症状主要包括淋巴结肿大、局部疼痛、皮肤发红以及低热盗汗等。腋下淋巴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属于淋巴结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 早期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可活动。随着病情进展,淋巴结可能融合成团块,并出现压痛。结核菌素试验和病理活检可确诊。 进展期可出现淋巴结区域持续性隐痛或压痛,活动时加重。疼痛程度与炎症反应强度相关,严重者可影响上肢活动。 晚期可见淋巴结表面皮肤发红、温度升高,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破溃形成窦道,排出干酪样坏死物质。此时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 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体重下降明显。部分患者合并肺结核时可出现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症状。 确诊腋下淋巴结核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胸部影像学检查等,治疗以规范抗结核药物为主,同时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保持腋下清洁干燥。1、淋巴结肿大
2、局部疼痛
3、皮肤改变
4、全身症状
Q: 腋窝淋巴结核早期症状
A:
腋窝淋巴结核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局部淋巴结肿大、低热、盗汗、乏力等。腋窝淋巴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 早期表现为腋窝单侧或双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可活动,表面光滑。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可能逐渐增大并融合成团块。 患者常出现午后低热,体温多在37.5-38℃之间,伴有轻微不适感。这种发热特点是结核病的典型表现之一。 夜间睡眠时出现明显出汗,严重时可浸湿衣物。盗汗是结核中毒症状的表现,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患者常感全身无力、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症状与结核毒素对机体的影响以及营养消耗有关。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1、淋巴结肿大
2、低热
3、盗汗
4、乏力
Q: 小孩淋巴结核可以治好吗
A:
小孩淋巴结核可以治好,主要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定期复查及手术引流等方式干预,治愈率较高但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 一线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需联合用药6-9个月,家长需每日监督服药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 建议家长提供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搭配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监测体重和生长发育指标。 若淋巴结化脓需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家长需每日消毒换药并观察有无继发感染。 活动期需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餐具衣物单独消毒,家长护理后需规范洗手,完成治疗后需复查结核菌素试验。 治疗期间建议每月复查肝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发热或淋巴结增大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1、抗结核治疗
2、营养支持
3、病灶处理
4、隔离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