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29次播放 时长02:20
徐秀云 池州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65366阅读
Q: 热射病和热衰竭有什么区别
A:
热射病和热衰竭是两种不同程度的中暑表现,热衰竭属于轻度中暑,热射病则是重度中暑。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症状严重程度、体温调节机制是否崩溃以及是否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 热衰竭患者核心体温通常低于40摄氏度,热射病患者体温往往超过40摄氏度且持续升高。 热衰竭可能出现头痛、乏力等轻微症状,热射病则会出现谵妄、抽搐或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 热衰竭患者通常大量出汗,热射病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衰竭常表现为无汗。 热衰竭较少引起器官功能损害,热射病可导致肝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系统损害。 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补充含电解质液体,热射病患者需紧急就医进行降温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1、核心体温差异
2、神经系统症状
3、出汗功能
4、器官损害
Q: 热射病怎么治疗
A:
热射病可通过快速降温、补液治疗、药物治疗、器官功能维护等方式治疗。热射病通常由高温环境暴露、体液丢失过多、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基础疾病加重等原因引起。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冷水擦拭皮肤或冰袋冷敷大血管处,同时配合风扇加速蒸发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 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纠正脱水状态。补液速度需根据患者心肺功能调整,避免过快导致肺水肿。 可使用氯丙嗪注射液控制躁动和寒战,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监护下使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对出现昏迷、抽搐的患者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监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处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热射病康复期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再次暴露于高温环境,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1、快速降温
2、补液治疗
3、药物治疗
4、器官功能维护
Q: 热射病能治好吗
A:
热射病通过及时救治多数可以治愈,治疗方法包括快速降温、补液支持、器官功能保护及对症处理,预后与救治时机、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立即转移至阴凉环境,用冰袋冷敷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配合温水擦拭皮肤,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导致寒战加重产热。 建立静脉通道补充生理盐水或平衡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监测尿量预防急性肾损伤,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针对多器官功能障碍采用氧疗、保肝药物、脑保护等措施,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全身炎症反应。 抽搐患者可静脉注射地西泮,昏迷患者需气道管理,合并感染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等。 恢复期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高温环境暴露,适量补充含电解质饮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1、快速降温
2、补液支持
3、器官保护
4、对症处理
Q: 热射病是什么
A: 热射病是属于中暑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症状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为特征。热射病是属于中暑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症状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为特征。,热射病是中暑病症当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少汗,体温超过41度等症状反应。意见建议:治疗主要是快速降温,以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为主,另外给予脑保护,补液等对症治疗。建议患者最好是先去附近的门诊或者是医院就诊,请医生诊断清楚病因后再做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