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21次播放 时长02:55
56680次播放 时长03:06
55252次播放 时长02:58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皮肤科
63476阅读
A:
头皮毛囊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油脂分泌过多、物理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感染治疗、调节皮脂分泌、减少刺激等方式缓解。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毛囊导致炎症,表现为红肿疼痛的丘疹或脓疱。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凝胶等抗生素治疗。 马拉色菌等真菌过度繁殖引发毛囊炎,常见头皮瘙痒伴鳞屑。需使用酮康唑洗剂、联苯苄唑溶液、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药物。 雄激素水平异常或饮食油腻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堵塞毛囊口。建议低糖饮食并定期用温和洗发水清洁,严重者可口服异维A酸调节皮脂。 频繁染烫、抓挠或紧束发型摩擦损伤毛囊。应避免机械刺激,必要时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 保持头皮清洁干燥,避免辛辣饮食,若症状加重或反复发作需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等潜在疾病。1、细菌感染
2、真菌感染
3、油脂分泌过多
4、物理刺激
Q: 头皮毛囊炎怎么办
A:
头皮毛囊炎可通过保持头皮清洁、外用抗菌药物、口服抗生素、光动力治疗等方式缓解。头皮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油脂分泌过多、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温和洗发水清洗头皮,避免抓挠患处。细菌感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关,表现为红肿脓疱,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凝胶。 局部涂抹抗菌药膏控制感染。真菌感染可能与马拉色菌有关,表现为瘙痒脱屑,可遵医嘱使用酮康唑洗剂、联苯苄唑溶液、特比萘芬乳膏。 严重感染者需口服抗生素治疗。油脂分泌过多可能与雄激素水平异常有关,表现为头皮油腻,可遵医嘱使用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头孢氨苄。 顽固性病例可采用红蓝光照射杀菌。免疫力低下可能与糖尿病有关,表现为反复发作,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转移因子、胸腺肽。 避免使用刺激性护发产品,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症状。1、保持清洁
2、外用药物
3、口服药物
4、光动力治疗
A:
复发头皮毛囊炎可通过局部抗菌治疗、口服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光动力治疗等方式改善。复发通常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低下等因素有关。 细菌感染是常见诱因,表现为红肿脓疱。可选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凝胶等外用制剂,需配合头皮清洁。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易导致反复发作,伴随疼痛发热。医生可能开具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头孢氨苄,疗程需足量完成。 马拉色菌感染会引起瘙痒脱屑。酮康唑洗剂每周两次冲洗头皮,严重时口服伊曲康唑,避免抓挠加重炎症。 顽固性病例可能需红光或蓝光照射,破坏致病微生物。治疗期间保持头皮干燥,减少染发烫发等化学刺激。 日常选择无硅油洗发水,避免辛辣饮食。若脓疱扩散或发热需及时复查,免疫功能异常者需排查基础疾病。1、局部抗菌治疗
2、口服抗生素
3、抗真菌药物
4、光动力治疗
A:
头皮毛囊炎可通过局部清洁消毒、外用抗菌药物、口服抗生素、光动力治疗等方式治疗。头皮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油脂分泌过多、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温和洗发水清洗头皮,避免抓挠患处。可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或氯己定溶液局部消毒,减少细菌滋生。 细菌性毛囊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性毛囊炎可使用酮康唑洗剂或联苯苄唑乳膏,需遵医嘱选择。 严重感染需口服头孢氨苄、多西环素等抗生素,伴随红肿热痛症状时使用,疗程通常7-10天,须严格按处方服用。 顽固性反复发作病例可采用红蓝光照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等病原体,改善局部炎症反应,需在专业机构进行。 治疗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规律作息,头皮瘙痒时勿用指甲抓挠,选择宽松透气的帽子减少摩擦。1、局部清洁消毒
2、外用抗菌药物
3、口服抗生素
4、光动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