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59次播放 时长01:39
67332次播放 时长01:53
98415次播放 时长01:37
98584次播放 时长01:37
89771次播放 时长01:42
89539次播放 时长01:40
74431次播放 时长02:11
李振东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眼科
60447阅读
Q: 小儿弱视是怎么形成的
A:
小儿弱视可能由遗传因素、屈光不正、斜视、先天性白内障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光学矫正、遮盖疗法、视觉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部分弱视患儿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家长需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筛查。早期发现可通过配戴矫正眼镜联合遮盖健眼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高度远视或散光导致视网膜成像模糊,家长需在3岁前完成首次验光。需长期配戴合适度数的矫正眼镜,配合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缓解视疲劳。 眼位异常引发双眼视功能紊乱,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存在歪头视物现象。需先矫正屈光问题,严重者需手术调整眼外肌,术后可短期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睑下垂遮挡光线入射,家长发现瞳孔区发白需立即就诊。需在6月龄前完成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后配合人工晶体植入,必要时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环孢素滴眼液。 建议家长每日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多进行穿珠子、画图等精细目力训练,定期复查视力及屈光度变化。1、遗传因素
2、屈光不正
3、斜视
4、形觉剥夺
Q: 小儿弱视是什么病
A:
小儿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期因异常视觉经验导致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常见类型包括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及先天性弱视。 双眼屈光度差异过大导致大脑抑制模糊影像,表现为视力表检查时两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需通过光学矫正联合遮盖疗法。 持续性斜视引发双眼视轴不平行,大脑主动抑制斜视眼视觉输入,常见内斜视患儿,需先手术矫正斜视再进行视觉训练。 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阻碍光线进入眼内,导致视网膜成像模糊,需在6月龄前解除遮挡因素并配合屈光矫正。 与围产期缺氧、早产视网膜病变等中枢发育异常相关,表现为眼球结构正常但视力低下,需早期进行强化视觉刺激治疗。 建议3岁起定期进行视力筛查,确诊弱视后需在12岁前完成治疗,日常可配合串珠、描图等精细目力训练促进视觉发育。1、屈光参差性弱视
2、斜视性弱视
3、形觉剥夺性弱视
4、先天性弱视
Q: 小儿弱视能治好吗
A:
小儿弱视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治疗效果与年龄、弱视程度、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干预方式包括屈光矫正、遮盖疗法、视觉训练、药物治疗。 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是弱视治疗的基础措施,需定期复查调整镜片度数。 遮盖优势眼强迫弱视眼使用,家长需每日监督遮盖时间,配合视力监测,通常每天遮盖2-6小时。 通过精细目力训练如穿珠、描画等刺激弱视眼发育,家长需坚持陪伴孩子完成每日训练计划。 阿托品滴眼液可暂时模糊优势眼视力促进弱视眼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控制浓度和使用频率。 建议3-6岁黄金期开始治疗,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复查视力,治疗期间注意营养均衡,补充维生素A和DHA有助于视觉发育。1、屈光矫正
2、遮盖疗法
3、视觉训练
4、药物治疗
Q: 小儿弱视的病因
A:
小儿弱视可能由遗传因素、屈光不正、斜视、形觉剥夺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光学矫正、遮盖疗法、药物辅助、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父母有弱视病史可能增加孩子患病概率,建议家长在婴幼儿期定期进行视力筛查,早期发现可通过视觉刺激训练改善。 高度远视、散光等未矫正会导致视网膜成像模糊,家长需及时带孩子验光配镜,常用矫正镜片包括单焦点镜、渐进多焦点镜等。 眼位偏斜导致双眼视功能异常,可能与眼外肌发育异常或神经控制失调有关,表现为复视、代偿性头位,需通过棱镜矫正或手术调整眼肌平衡。 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阻碍光线进入眼内,需在6月龄前解除遮挡因素,必要时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保证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蓝莓等食物,严格遵医嘱进行遮盖治疗和视觉训练。1、遗传因素
2、屈光不正
3、斜视
4、形觉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