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03次播放 时长03:44
58130次播放 时长03:13
67416次播放 时长02:02
56654次播放 时长02:13
杨洋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眼科
46591阅读
杨洋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眼科
50525阅读
Q: 儿童倒睫毛手术的最佳年龄
A:
儿童倒睫手术建议在3-6岁进行,实际时机需结合角膜损伤程度、倒睫复发概率、患儿配合度及全身发育状况综合评估。 若倒睫反复摩擦角膜导致溃疡或瘢痕,需尽早手术干预。轻度刺激可先采用人工泪液、抗生素眼膏保守治疗。 婴幼儿睫毛毛囊角度未定型,2岁前部分倒睫可能自愈。顽固性倒睫伴睑内翻者,需行睑缘缝合术或睑板楔形切除术。 学龄前儿童更能耐受局部麻醉下的门诊手术。幼儿需全身麻醉时,建议体重超过12公斤且无麻醉禁忌症。 合并先天性睑缘异常综合征者需优先矫正解剖缺陷。唐氏综合征患儿因睑板发育不良,手术年龄可适当提前。 术后需定期复查角膜情况,避免揉眼,使用无刺激性洗发产品。若出现眼红、畏光等症状应及时复诊。1、角膜损伤程度
2、倒睫复发概率
3、患儿配合度
4、全身发育状况
Q: 小孩倒睫毛会不会自己好
A:
小孩倒睫毛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好转。倒睫毛可能由眼睑发育不全、眼部炎症、先天性睑内翻、外伤瘢痕等因素引起。 婴幼儿眼睑结构未完全发育可能导致暂时性倒睫,家长需定期用温水湿润棉签轻柔擦拭睫毛,避免揉眼刺激角膜。 结膜炎或睑缘炎可能引起局部肿胀导致倒睫,家长需及时用生理盐水清洁眼周,医生可能开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眼膏等抗感染药物。 下睑轮匝肌过度发育可能导致睫毛持续内卷,表现为频繁眨眼、畏光,医生可能建议按摩矫正或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保护角膜。 眼睑外伤愈合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可能改变睫毛生长方向,需通过手术矫正,常见术式为睑内翻矫正术或睫毛毛囊电解术。 建议家长每日观察孩子是否出现眼红、流泪等不适,避免自行拔除倒睫,3岁以上持续未改善需眼科评估。1、眼睑发育不全
2、眼部炎症
3、先天性睑内翻
4、外伤瘢痕
A:
小孩倒睫毛可能表现为频繁眨眼、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等症状,可通过物理拔除、电解治疗、手术矫正等方式干预,通常与先天性睑内翻、眼部感染、外伤瘢痕等因素有关。 家长需定期用消毒镊子拔除异常睫毛,适用于少量倒睫。操作前需清洁双手,避免引发角膜炎等继发感染。 通过电流破坏毛囊阻止再生,适合局部倒睫患儿。治疗需由眼科医生操作,可能伴随轻微肿胀等短期反应。 先天性睑内翻需行睑缘成形术,全麻下调整睑板位置。术后需家长协助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 继发角膜炎时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家长应每日观察患儿眼部状况。 避免患儿揉眼加重刺激,出现持续眼红、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复查,长期倒睫可能影响角膜透明度。1、物理拔除
2、电解治疗
3、手术矫正
4、对症处理
Q: 小孩倒睫会不会自己好
A:
多数情况下儿童轻度倒睫可能随面部发育自行改善,但中重度倒睫需医疗干预。倒睫处理方式主要有观察等待、物理矫正、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3岁以下婴幼儿因鼻梁未发育完全,轻度倒睫刺激症状不明显时可暂不处理,家长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患儿眼睑。 对于睫毛局部倒生,家长可用胶布牵拉法暂时矫正,配合人工泪液缓解角膜刺激症状,需定期复查角膜情况。 严重倒睫伴随角膜上皮损伤时,可能需行睑内翻矫正术,常见术式包括缝线法、睑板楔形切除术,术后需使用抗生素眼膏。 继发角膜炎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家长应避免自行拔除倒睫。 建议定期眼科随访监测角膜健康,避免患儿揉眼,发现畏光流泪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1、观察等待
2、物理矫正
3、手术治疗
4、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