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传染性脓疱病症状
A:
传染性脓疱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脓疱、局部红肿、疼痛及渗出,严重时可伴随发热和淋巴结肿大。症状发展可分为早期红斑水疱、进展期脓疱破溃、终末期结痂愈合三个阶段。 初期感染部位出现红色斑疹,逐渐发展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伴有轻微瘙痒或灼热感。此时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 水疱内液体变浑浊形成脓疱,疱壁薄易破裂,渗出黄色脓液。可能伴随局部淋巴结肿大,需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控制感染。 破溃后的创面形成黄褐色痂皮,痂皮脱落后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此阶段需继续抗菌治疗,可配合使用夫西地酸乳膏促进修复。 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用品,出现发热或皮损扩散时需及时就医,儿童患者家长需每日检查皮损变化并遵医嘱使用药物。1、早期红斑水疱
2、进展期脓疱破溃
3、终末期结痂愈合
Q: 传染性脓疱病毒用什么药
A:
传染性脓疱病毒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局部涂抹喷昔洛韦乳膏辅助治疗。 阿昔洛韦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断病毒复制,适用于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出现头痛或胃肠道反应。 伐昔洛韦作为阿昔洛韦前体药物,生物利用度更高,需注意肾功能不全者调整剂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眩晕和恶心。 喷昔洛韦乳膏能直接作用于皮肤病灶,减轻疼痛和灼热感,使用时应避开眼周黏膜,可能出现局部刺激症状。 重症患者可联合干扰素增强抗病毒效果,但需监测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通常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的合并治疗。 治疗期间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出现发热或脓疱扩散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1、抗病毒药物
2、核苷类似物
3、局部外用制剂
4、免疫调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