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癌(肠癌)

肠癌

肠癌概述

肠癌是指发生于肠道的癌病类疾病,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
  • 发病部位在哪里?全腹
  • 应该挂什么科?肛肠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结肠梗阻、脓血便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B超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张鞾

Q: 结肠癌术后该怎么办

A:

结肠癌术后可通过定期复查、营养支持、适度运动、心理调适等方式促进康复。术后恢复通常与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并发症预防、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

1、定期复查

术后需按医嘱进行肠镜、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监测复发迹象。早期发现局部复发可通过放疗或二次手术干预。

2、营养支持

术后初期选择低渣饮食,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肠造口患者需注意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制剂。

3、适度运动

从术后床边活动开始,6周后逐渐增加有氧运动。运动可改善肠道蠕动功能,降低静脉血栓风险,但需避免腹压增高动作。

4、心理调适

约30%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病友互助小组或专业心理咨询缓解。造口患者需接受造口护理师指导以适应生活改变。

术后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需及时返院复查。

张鞾

Q: 结肠癌表现有什么

A: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体重下降,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肠梗阻或转移症状。

1、排便改变

早期常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或出现里急后重感,可能与肿瘤刺激肠黏膜有关,需通过肠镜明确诊断。

2、腹部隐痛

肿瘤生长导致肠腔狭窄或侵犯神经时,出现定位不明确的钝痛,进食后可能加重,伴随腹胀需警惕进展期病变。

3、血便症状

肿瘤表面溃破时排出暗红色血便,易与痔疮混淆,但结肠癌出血常混有黏液,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具有提示意义。

4、消瘦贫血

肿瘤消耗及慢性失血导致进行性体重下降,晚期可出现恶病质,血红蛋白降低提示需完善肿瘤标志物筛查。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粪便潜血筛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结肠镜检查是确诊金标准。

张鞾

Q: 回肠癌症状表现是什么

A:

回肠癌症状表现主要包括腹痛、体重下降、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轻微不适逐渐进展为严重并发症。

1、腹痛

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脐周或右下腹隐痛,可能与肿瘤增大刺激肠壁有关,随病情进展可转为持续性剧痛。

2、体重下降

因肿瘤消耗和进食减少导致,多数患者在3个月内出现超过体重10%的下降,常伴食欲减退。

3、消化道出血

肿瘤溃破可引起黑便或潜血阳性,严重者出现贫血症状如乏力、心悸,出血量较大时可见鲜红色血便。

4、肠梗阻

晚期常见完全或不完全梗阻,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查体可见肠型及肠鸣音亢进。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日常需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定期监测体重变化。

龙振昼

Q: 每天喝咖啡会不会增加肠癌发病率

A:

每天适量饮用咖啡通常不会增加肠癌发病率,咖啡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对肠道健康产生保护效应,主要影响因素有咖啡饮用量、个体代谢差异、伴随饮食习惯、肠道基础健康状况。

1、饮用量

每日摄入1-2杯咖啡(约200-400毫升)与肠癌风险无显著关联,过量饮用可能刺激胃肠黏膜。

2、代谢差异

咖啡因代谢基因差异导致个体对咖啡因敏感度不同,慢代谢者需更严格控制摄入量。

3、伴随饮食

高糖高脂饮食与过量咖啡协同可能增加肠道负担,建议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

4、肠道基础

已存在肠息肉或炎症性肠病者需限制咖啡因摄入,咖啡可能加剧肠道黏膜刺激症状。

建议选择浅烘焙咖啡减少焦油类物质摄入,同时保持规律肠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3-5年进行结肠镜筛查。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