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18次播放 时长02:40
76147次播放 时长03:01
67937次播放 时长02:58
91567次播放 时长03:16
100974次播放 时长03:35
56715次播放 时长02:07
57226次播放 时长02:11
A:
眼睛过敏性结膜炎可通过避免过敏原、冷敷缓解、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过敏性结膜炎通常由花粉接触、尘螨刺激、宠物皮屑过敏、季节性气候变化等原因引起。 减少接触花粉、尘螨等致敏物质,保持居住环境清洁,使用防螨床品。生理性因素无须用药,症状严重时可佩戴护目镜外出。 用冷藏后的干净毛巾敷眼,每次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冷敷可收缩血管减轻充血,适用于急性期眼睑肿胀。 遵医嘱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鼻喷剂、色甘酸钠眼药水等抗组胺药物。可能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有关,常伴随眼痒、流泪症状。 针对尘螨等特定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需在过敏科医师指导下完成。通常与IgE介导的变态反应相关,可能出现结膜充血水肿。 发作期间避免揉眼,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饮食中减少海鲜等高致敏食物摄入。1、避免过敏原
2、冷敷缓解
3、药物治疗
4、免疫治疗
Q: 过敏性结膜炎怎么回事
A:
过敏性结膜炎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微生物感染、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冷敷等方式治疗。 家族过敏史可能增加患病概率,表现为眼睑水肿和充血,可遵医嘱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依美斯汀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抗组胺药物。 花粉或尘螨等过敏原接触可能诱发症状,伴随眼部瘙痒和流泪,建议减少过敏原暴露并使用人工泪液冲洗,必要时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 细菌或病毒继发感染可能加重炎症,出现脓性分泌物和结膜充血,需联合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原发感染。 Th2细胞过度活化可能导致慢性炎症,表现为反复发作和角膜损伤,需长期使用环孢素滴眼液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 避免揉眼并保持眼部清洁,急性发作期可使用冷藏人工泪液缓解症状,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需就医评估。1、遗传因素
2、环境刺激
3、微生物感染
4、免疫异常
A:
过敏性结膜炎不建议自行使用复方新霉素滴眼液。复方新霉素滴眼液主要成分为抗生素(新霉素)与激素(地塞米松),适用于细菌感染性结膜炎,对过敏反应无效且可能加重症状。 复方新霉素滴眼液含抗生素新霉素,针对细菌感染,而过敏性结膜炎属于免疫反应,需抗组胺或免疫调节药物。 地塞米松可能诱发眼压升高或角膜损伤,长期使用需严格监测,过敏性结膜炎首选无激素抗过敏滴眼液。 错误用药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规范抗过敏治疗,如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特异性药物使用。 部分患者对新霉素或辅料过敏,可能引发二次过敏反应,表现为眼睑红肿加剧或新发瘙痒。 建议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冲洗过敏原,并遵医嘱使用抗组胺滴眼液,避免揉眼及接触花粉尘螨等致敏物质。1、药物成分不符
2、激素潜在风险
3、延误规范治疗
4、加重过敏反应
Q: 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A:
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主要包括眼痒、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和畏光流泪,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刺激感、进展期红肿及严重时角膜受累。 初期多为眼部轻微瘙痒和异物感,可能伴有间歇性眨眼频率增加,儿童常表现为揉眼动作增多。 典型表现为球结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睑结膜可见滤泡增生,粘稠丝状分泌物增多,晨起时可见眼睑粘连。 严重者出现角膜缘胶样增生或角膜上皮点状脱落,伴随明显畏光流泪,少数会继发细菌感染。 建议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冷敷可缓解症状,反复发作需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免疫治疗。1、早期表现
2、进展期症状
3、终末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