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卵泡囊肿(孤立性卵泡囊肿、滤泡囊肿、毛囊囊肿)

卵泡囊肿

卵泡囊肿概述

正常生理情况下,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时平均直径不超过1.5cm。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卵泡发生闭锁或不破裂,致卵泡液积聚形成卵泡扩张直径在1.5~2.5cm,称囊状卵泡,大于2.5cm称卵泡囊肿。卵泡囊肿与囊状卵泡相比,除大小差异外前者常为单个囊肿,仅少数情况下可有数个囊肿因此又称为孤立性卵泡囊肿。
  • 发病部位在哪里?生殖
  • 应该挂什么科?妇科、肿瘤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性早熟、绝经后出血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暂无数据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育龄期妇女多见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周学勤

Q: 卵泡囊肿会持续变大吗

A:

卵泡囊肿可能持续变大,其发展受激素水平、囊肿类型、炎症刺激、病理因素等影响。

1、激素水平

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刺激卵泡囊肿增大,表现为月经紊乱或下腹隐痛,可通过激素调节药物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地屈孕酮片、来曲唑片干预。

2、囊肿类型

生理性黄体囊肿通常自行消退,而病理性囊腺瘤可能持续增长,伴随压迫症状,需手术切除治疗。

3、炎症刺激

盆腔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囊肿壁增厚及体积增大,伴随分泌物异常,可选用头孢克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治疗。

4、病理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卵巢肿瘤可能引发囊肿进行性增大,伴随痛经或异常出血,需病理检查后行囊肿剔除术或附件切除术。

建议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囊肿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破裂,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激素食物摄入。

李青

Q: 卵泡囊肿会自然消掉吗

A:

多数卵泡囊肿可自然消退,直径小于5厘米的无症状囊肿通常在1-3个月经周期内自行吸收。囊肿是否消退与囊肿大小、激素水平变化、是否伴随症状以及个体体质差异有关。

1、囊肿大小

直径小于3厘米的生理性囊肿自然消退概率较高,超过5厘米的囊肿需超声监测,必要时考虑药物干预。

2、激素变化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下降可促进囊肿吸收,持续存在的囊肿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需检查性激素六项。

3、症状影响

合并腹痛或异常出血的囊肿可能需口服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常用药物包括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

4、体质差异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易反复出现囊肿,建议定期妇科超声复查,同时检测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建议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囊肿扭转,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若持续3个月未消退或增大需妇科就诊。

冷启刚

Q: 卵泡囊肿还能妊娠吗

A:

多数卵泡囊肿患者可以正常妊娠,卵泡囊肿是否影响妊娠主要与囊肿大小、是否伴随激素紊乱、有无并发症、囊肿性质等因素有关。

1、囊肿大小

直径小于5厘米的生理性囊肿通常不影响排卵和受孕,多数会在3个月内自行消退,无须特殊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即可。

2、激素紊乱

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等病理性囊肿可能导致孕酮分泌异常,表现为月经紊乱或不孕,需通过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调节内分泌。

3、并发症

囊肿扭转或破裂会引起急性下腹痛,可能需紧急腹腔镜手术,术后3-6个月可尝试妊娠,期间监测卵巢储备功能。

4、囊肿性质

持续存在的病理性囊肿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肿瘤,通过CA125检测和病理活检确诊,恶性倾向者需优先治疗再考虑生育计划。

备孕期间建议每周期监测卵泡发育,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囊肿破裂,均衡补充叶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卵子质量提升。

冷启刚

Q: 卵泡囊肿怎么回事

A:

卵泡囊肿可能由激素水平异常、排卵障碍、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调理、超声监测、手术切除、中医调理等方式干预。

1、激素水平异常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导致雌激素分泌过多,可能伴随月经紊乱。建议口服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2、排卵障碍

成熟卵泡未破裂持续增大形成囊肿,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超声监测卵泡发育,使用促排卵药物如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尿促性素。

3、盆腔炎症

输卵管卵巢炎导致卵泡液吸收障碍,常伴下腹坠痛。需抗感染治疗,如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侵犯卵巢形成巧克力囊肿,典型表现为进行性痛经。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后,可注射戈舍瑞林或口服地诺孕素预防复发。

规律作息避免内分泌紊乱,每年进行盆腔超声检查,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或出现扭转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